新闻动态

NEWS

储能电池Pack级消防“任重而道远”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23-09-26

今年7月1日,GB/T 42288-2022《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》(以下简称新国标)正式实施。 

 

在新国标实施2个多月后,某头部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告诉高工储能,企业有相关配套pack级消防解决方案,但是对相关产品使用比较慎重,主要看客户或者项目需求。国内老牌传统消防企业对于pack级消防也持谨慎态度,还未走向大范围推广。

 出于储能安全性的全方位考虑,新国标将储能消防的要求下沉至了Pack级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新国标中,关于消防安全内容行业最为关注的有以下两条: 

“5.6.4电池室/舱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、温感探测器、烟感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,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。”

“5.6.10电池室/舱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,锂离子电池室/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宜为电池模块,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。”

 

首先,该规范是GB/T规范不是GB规范,GB/T不是强制性标准。根据《国家标准管理办法》第四条规定:国家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“GB”,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“GB/T”。

其次,规定里对电池模块用词“宜”和“可”。本条文并没有给出用词说明,按照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中的用词说明参考来看,表示有选择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,采用“可”;表示允许稍有选择,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,正面词采用“宜”。

可见,强制pack级消防并不可取,Pack级消防方案应该加速向真正安全防护进化。

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方案大致有以下几种:

目前国内主流Pack级消防方案多种多样:

方案1对比方案2,探测精度更高,能够在尽早期的探测到电芯的异常,将信号传出,尽早期启动消防灭火流程,并且可以喷放到对应异常pack内,做到灭火药剂的“集中火力”。

方案1对比方案3,方案3无探测器,不能早期探测发现异常,依靠故障后高温“迫使”灭火药剂释放,错失最佳的灭火时间;并且由于pack尺寸限制,内置灭火药剂的容量有限,直接影响灭火能力。 

但现阶段大部分pack级消防系统设备并不完全成熟,没有市场监督管理机制,对产品可靠性后后期运行维护面临诸多困难。

 

尽管从目前的行业状况来看,储能pack消防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。高工储能了解到,中科久安、青鸟消防、国安达、烟台创为等持续研发了pack级消防方案,希望能为行业安全问题贡献力量。

 

上一篇:

下一篇:多处涉及新型储能!山西印发调节性电源建设运营监管方案

Copyright(©) 2021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  沪ICP备19014088号-1

美克生能源
绿电来
  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    021-37686609

  • 业务合作 Business Line

    021-37686608

  • 地址 Address

    上海市闵行区泰虹路456弄11号(新华联国际中心11号楼)
    浙江公司:杭州市余杭区欧美金融城T6幢26层
    江苏公司:无锡市新吴区融智大厦C栋8楼